由于供应链物流能力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评价指标不是一个单一指标,而是一个指标集。根据供应链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供应链物流能力指标集可分为客观指标(如设备和设施能力)和主观指标(如柔性、市场响应能力等)。
供应链物流成本的概念及构成物流成本是指实现物流需求过程中的物流活动全部费用支出。根据1997年日本《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中的按功能划分方式划分,物流成本可分为四个部分:(1)仓储作业成本:包括装卸成本、捡货成本、物流加工成本、补货成本、进货入库成本、验收成本;(2)存货成本;(3)运输成本;(4)管理成本:包括订单处理成本、采购处理成本。物流成本可以反映物流企业活动的经济状态。
李夏苗等指出送达速度可以用货物列车平均直达速度和货物平均送达速度来刻画,认为货物平均送达速度是指承运人将货物从始发站送到终到站的平均速度。同样,我们认为供应链物流送达速度是指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成品从产生地至目的地的平均速度,一般以单位时间内的输送距离来描述。
供应链物流的运输能力是指在供应链物流系统中用于运输服务的固定设备、机车车辆和运输组织方法条件下,按照车辆和作业人员的现有数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送的最多货物吨数。主要是指节点企业、物流中心以及配送中心间的较大批量物资的运输。该能力受到车辆数目、车辆类型、作业人员、运输距离、线路条件以及运输组织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供应链物流系统一般拥有多个配送中心,其配送能力是物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配送能力受到配送车辆数目、车辆类型、车辆分配、配送人员素质、配送线路以及其他如时间、装载能力等特定条件的限制。
库存是指仓库中处于暂时停滞状态的物资。一般分为两个类型:第一个是由于批量订货而带来的库存,称为批量订货库存;第二个是由于顾客需求与供应能力变化而带来的库存,称为安全库存。仓储能力是物流系统中所有仓库等存储设施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存货周转量的度量,其大小受到存储设施的面积、类型以及存储方式等条件的限制。进行有效的库存管理,有利于提升仓储能力,控制“牛鞭效应”的影响。
这里所涉及的“点”是指各节点企业、物流中心以及配送中心,其能力是这些实体对货物的流通加工与换装能力;“线”则是指运输线路及其所配置的固定设施和车辆等移动设备,其能力是指该运输线路上现有固定设备、活动设备、人力、一定运输组织方法和管理组织水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运输产品的最大运输能力。点线之间的匹配是实现供应链物流系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市场响应能力,保障供应链有序流畅运作的重要保障。
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供应链物流系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系统,它的正常运作会受到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运输生产事故、库存决策失误、物流设备故障、信息系统瘫痪,以及客户需求信息预测不正确或反馈不及时。此外,供应链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波及其他环节,乃至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
供应链物流能力的柔性是指在供应链物流系统内外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以合理的成本水平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收集和配送合适的产品或资源以及服务,以满足顾客或合作伙伴的需要。物流柔性状态的体现:仓储策略数;可选配送方式;配送渠道数量;可供调配的运输工具数;物流信息手段。物流柔性系统能力的体现:既定配送方式调整能力;全球配送能力;既定配送计划变更能力;协同配送能力;配送策略变更能力。
信息处理是物流的关键活动之一,是物流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信息处理能力是物流信息平台对物流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并形成决策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核心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是供应链建立快速反应策略的前提,以使能更好的面对竞争。其受到IT技术、供应链内物流信息标准化程度以及应用人员素质的影响。
供应链响应时间是供应链所有阶段的生产时间和物流时间的总和,是供应链全过程的积累效应,由供应链上不同阶段的企业子响应时间所构成。在这里,我们定义每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节点企业所消耗的时间为一个子响应时间。每个节点企业的子响应时间只包含该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时间,在采购、库存和运输等物流过程中所消耗的物流时间则是供应链物流响应时间。物流响应时间与物流响应能力成反比,物流相应时间越长,其对市场响应能力就越小,反之亦然。